騎在陡陡的上坡,
專注之中有時出神了,
感覺自己好像空中的鳥兒逆風飛行,
有時幾乎靜止不動,
風弱的瞬間又可以前進一點點,
風的強弱就是道路坡度的陡與緩,
而踩踏已經不需要大腦控制,
手與腳會自動在背景程式中運行,
頭腦就回憶著旅行中的點點滴滴。
回想自己在這趟旅程中,
看見好多過去的自己習慣了而看不見的問題,
並且在大自然中逐漸地清洗釋放,
感覺不只是腳下踩踏輕快,心裏也覺得無比輕快,
身心都輕盈地飛翔,
心中感謝的同時也把握剩下不多的路程,
細細的挖掘是否還有隱藏在心底深處未解的問題。

就這樣靜默的踩踏著,
緩慢的前進。















在希德港(Sheet Harbour),跟著指標前往露營地,
露營地在河岸邊,草地很美,
重覆著一百二十天以來的動作,
搭帳棚,鋪床,洗澡,睡覺,
半夜冷醒,半夜上廁所,
早上梳洗,收帳棚,曬帳棚,吃早餐,
打包,上路出發。

這一切的動作幾乎每天都做,
兩人的動作都熟練而有默契了,
只是帳棚老是曬不乾,
打包的時候不規則的外帳老是摺不好而已,
而且看著陪我們度過風風雨雨的帳棚因過度使用而快速老化,
有些心疼。

這一天是這個旅程最後一次露營,
心情很複雜,
珍惜的重覆每一個動作,很捨不得,
因為知道這樣的生活方式以後很難再有,
同時在愈來愈低溫溼冷的天氣中,
也感覺這樣的體驗真的是足夠了。


每天早上起來第一眼看見的景象



















騎在濱臨大西洋的路上,
經過一個又一個的海灣,
灣內的海水展現許多姿態,
早上天空多雲,海水是灰色的,籠罩在霧氣中,
中午太陽一出現,雲霧立刻退散開來,
海灣的海水閃亮著美麗的顏色,
藍如寶石,銀如光。
大西洋給我的感覺很獨特,
它有一種探索的能量,引發人們探險的本能,
又同時展現它平和溫柔的一面給我們看。















晚上在夏洛特湖鎮(Lake Charlotte)停下來,
距離終點城市哈利法克斯(Halifax)只剩下一天的路程,
我們住進路邊一個汽車旅館中,還多休息了一天,
天氣因素加上身體提醒著我們的疲憊,
眼看著終點就在眼前,我們還是順著身體的聲音停下來休息,
這就是我們的風格。









二00七年九月二十三日,
秋天了。

距離哈利法克斯71公里,
預定到哈利法克斯的青年旅館,
這一天會是旅程的最後一天嗎?會順利抵達嗎?
其實我們並沒有把握,
旅行中變動因素太多,
拋開心中的疑惑,
上路吧。










帶著珍惜的心情欣賞風景,
隨著坡度變化大口呼吸新鮮空氣,
找商店補給,吃乾糧麵包,
看著時間與里程數一點點一點點的變化,
晴天時享受景色的美好,
陰天時享受涼爽的溫度,
感受雨打在臉上,感受風吹拂全身,
陽光烙印著皮膚,花草樹木和泥土的氣味觸動著嗅覺……

這一切,今天就要結束了。















逐漸靠近哈利法克斯,路上車子變多了,
大家都急著入城,空氣中的頻率不一樣了,
車速變快,車子與單車騎士的距離愈來愈近,
大家的動作都緊繃了起來,
我們已經進入大城的範圍。












前一天Thomas用力地把入城的路線記在腦海中,
我們小心順著計畫好的路線走,
卻因為太理性規劃而騎到一個陡坡小路然後迷路,
推著單車的我們即時的認清自己的執著,
立刻拋開頭腦,順著直覺前行。






我們來到一個小山丘上的瞭望台,
瞭望台上視野遼闊,隔著海灣與哈利法克斯對望,
因為迷路,讓我們有機會在抵達終點之前先遠望這個城市,
在海灣的對岸看看哈利法克斯,欣賞海灣,欣賞大海,
旁邊是跨越海灣的大橋,
真的要到終點哈利法克斯了。

「你們要騎到哪裏?」之前在路上遇到的人們總是會這樣問我們。

「我們不一定要騎到哪裏,就是一路向東騎,
也許騎到魁北克,也許騎到哈利法克斯。」
這個答案我們回答無數次,現在我們真的在這裏了。












轉上麥克唐納(McDonald)大橋,過了橋就是哈利法克斯,
橋上車輛交通繁忙,兩側都有走道可以通行,
橋的左邊可以看見大海與哈利法克斯,
於是我們選擇走左邊的人行道,
牽車走入人行道時,
車道收費員過來告訴我們單車應騎大橋右邊的單車專用道,
我們向收費員說明這是我們從太平洋來到大西洋旅程的最後一段路,
希望能夠看著大海向這段旅程道別,
並保証我們全程用牽車的方式前進,
收費員理解地讓我們進入人行道。






這座大橋有一公里長,
我們用很緩慢的速度,慢慢走過這座橋。
大西洋依舊柔和,海面上白帆點點,
哈利法克斯的市中心高樓林立,
我們牽著單車,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在這個橋上,
走幾步就停下來看風景、拍照,
看看前面的終點,看看後面我們所走過的路,
想要把所有的影像都收入腦海中。









在橋上的心情很複雜,
每前進一步,就離這趟旅行的終點更進一步,
過去四個月每天早晨醒來,又是旅行的另一天,
可是走過這座大橋,單車旅程就結束了,
明天早上起來不再有前方的路程等著我們,
不用跨上單車去踩踏,
過去的四個月都將成為回憶。

真捨不得這場旅行結束。

期盼了四個月的終點就在眼前了,
旅行的一開始我們曾經想像過抵達終點的心情,
想必是很興奮很開心雀躍地大吼大叫吧,
但是事實上完全不是想像的那樣,
五千三百公里旅程的終點,
沒有一絲征服的感覺或是高昂的情緒,
反而是一種很平靜的心情。
我們想到的是這一路騎來,碰到這麼多這麼多的事情,
有這麼多的人來幫助我們,
我們自己在其中得到這麼多的成長,
我們是帶著滿心的感謝和喜悅來走最後這一段路。









四個月前出發時完全不知道自己將會遇到什麼事,
從過去看過來像是一個不可能的夢想,
從現在看回去更像是一場夢境。
回想旅程中的點點滴滴,
每一幕都如此清晰身歷其境,卻又如夢境般虛幻。
是不是走到人生的終點時也是這種感覺?
像是經歷了一場很真實很長的夢,
穿越夢境,如夢初醒,
最在乎的是自己是不是真的好好珍惜夢中的每一刻,
是不是真的好好的享受這趟旅程。

旅程中經歷了這麼多事情,有痛苦有欣喜,
痛苦都忘了,
只記得痛過。
欣喜都記得,
因為充滿了感謝。









騎入哈利法克斯的市中心區,
這是個繁忙的都會,街道上歐洲與現代風格的建築交錯而立,
忙碌的節奏圍繞在我們身旁,身邊步履匆匆的人們正在度過平常的一天,
然而這一天是對我們來說,是個意義非比尋常的日子,
我們緩步慢行,珍惜地走著每一步。


















終於騎到了哈利法克斯國際青年旅館,
把單車停在門口,深深地凝視著我們的單車,
月光阿銀,晨曦阿金,五千三百公里的路程到這裏結束了,
謝謝你(妳)們,你們辛苦了。











從抵達青年旅館的這一刻開始,單車旅行就此結束,
彷彿老天不讓我們有太多留戀似的,
我們像是捲入一連串的漩渦,
三天之後,我們已經坐在台灣的家中,
加拿大的一切,彷彿夢境一般遠去。

原本我們要在哈利法克斯停留一或兩個星期,
好好的休息,當個觀光旅遊的背包客,
看看這個加拿大最東邊的大城,
畢竟我們一路唸著它的名字而來,
我們對這個城市是非常有感覺的。
然後回到加拿大西岸溫哥華,再待一個禮拜,
也許去溫哥華島上的維多利亞,拜訪在路上遇到的John夫婦,
總之,改當個背包客,好好地把這些地方再看一看。










在哈利法克斯青年旅館遇見台灣來的背包客




沒想到三天之後,
我們就從哈利法克斯一路跨越半個地球,坐飛機回到台灣,
旅程忽然之間就結束了。

這是一連串的巧合,
青年旅館處在客滿的狀態下,
起居室、餐廳、廚房、走道上都是人,
我們想要安靜地討論接下來的行程,
必須跑到門口玄關才有地方坐,但即使是門口也是人來人往好熱鬧。
Thomas住的男生寢室有人喝酒夜歸,
凌晨一點回來一個,三點回來一個,四點再回來一個,
他們人都很好,只是想藉酒消除心頭的煩惱,白天還會抱著人哭。

所有的狀況都是我們能理解的,
只是習慣單車旅行生活的我們短時間內無法適應這樣的環境。

我們決定先回溫哥華,
從哈利法克斯飛往溫哥華比到歐洲還要遠,必須在中途轉機,
同時從加拿大回台灣的回程機票時間也要作更動,
努力地上網訂購機票與更改行程,
結果不知怎麼的,從哈利法克斯一路到台灣的四班飛機,
全都非常順利地銜接了起來。






剛訂好機票改好行程的時候,
我們完全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真的就這樣回台灣了嗎?我們懷疑著,
但是問自己想不想留在哈利法克斯青年旅館?又不想,
就這樣三天之後,我們就真的坐在台灣的家裏了。

回來之後才知道,
原來好朋友P驚喜懷孕,需要有人幫忙照顧她安胎,
我們回來正好接手照顧她,持續三個月每天給她送營養餐,
同時每天講最新鮮的加拿大單車旅行趣聞給P和她肚子裏的兩個胎兒聽,
我們是被兩個還是胎兒的乾兒子的神通之力,
把我們從地球另一端給拎回來台灣照顧他們媽媽的,
現在已經會跑會跳捉不住的雙胞胎兄弟和我們緣份很深,
我們很愛他們。






真的結束了,五千三百公里的單車旅行,
在加拿大四個月,從太平洋到大西洋,
經過冰原大道,北美大草原,大湖區,聖羅倫斯河,大西洋濱海省份,
每天踩踏與露營的日子,都結束了。






這是我們的行李與單車,
原本掛在單車上的四個馬鞍袋裏面所有裝備,放入八十公升大背包中,
將單車拆解裝箱,馬鞍袋壓扁與安全帽放入箱子裏,
一個人兩件行李含單車總重大約二十五公斤,
是我們四個月單車旅行全部的物品,
感覺用這些裝備要繼續旅行下去也不是問題,
簡單的用品代表著許多捨棄,也讓我知道我需要的物質真的不多。



單車裝箱之前


箱子到單車店或是灰狗巴士貨運站找


Thomas手繪裝備圖,簡單的物質滿足我們旅行所需




從加拿大最東邊的哈利法克斯飛到西邊的溫哥華,中間一定要轉機,
轉機的地方我們特別選定卡加利(Calgary),
那是我們剛從冰原大道出來時進入草原的第一個城市,
在離開之前,我們想再看一眼洛磯山脈。

我們在卡加利機場再度看到了那些覆蓋著白雪的壯麗山峰,
群山連綿不絕,一直到遠方天邊,
現在洛磯山脈對我們的意義已經不同,
不再只是風景明信片上的美麗景色,
那裡的一切將永遠留在我們心裡,
因為我們曾經騎著單車,漫遊在群山之中。

在旅行的最後,又看見最初出發的地方,
現在的我們,已經和出發時不一樣了,
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感謝。







-------------------------


一對夫妻,兩輛單車,四個月,五千公里,橫越加拿大,
這一場單車旅行,對我們來說是什麼?

一開始是大自然的邀約,
我們如願看見了加拿大壯闊的北國風景,
每天身處在大自然裡,順應著自然環境的變化而生活著,
山川湖海、草木大地、季節更迭,種種的美深深地記在心裡,
與大自然有了更緊密的連結。

然後漸漸地不只如此,
旅行中我們獲得了人們的溫情幫助,
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的善意交流,
也從他們身上得到許多啟發,以及對自己的更加認識。

然而最重要的是,
這場旅行不只是一個豐盛的外在旅行,
也是一場非常深刻的內在旅行。






在長途的單車旅行中,
遇到許多令人驚喜的事情和景物,它們就像是一個一個的點,
在這些點與點之間,絕大多數的時間裡,
外在的風景變化不大,身體進行著規律的踩踏,
我們像是處在一個動態靜心之中,
逐漸收攝起習慣向外的感官,回歸到自己的內在,
面對自己,跟自己對話,
陪伴著自己,進行著一場內在的旅行。

因為這樣,許多大大小小的課題、恐懼,
會在單車旅行這樣非常單純而沒有干擾的狀態中,
一一地浮現出來,
即使是最簡單的事情,
也會碰觸到心底那些埋的很深很細微的核心,
將問題帶到眼前來,
就像清水中的細塵無所遁形。






旅行中發生的事情,
不管是來自兩個人之間的互動,還是自然環境的變化,
或是來自我們所碰到的人、事、物,
它們所帶來的感受,
特別是一些不喜歡或是不舒服的感覺,
往往就是我們內心問題所在。

在日常生活中,
這些問題來得輕緩,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中稀釋它,
或者找很多其他的事情來填補心中的空隙,
暫時忘記那些讓人煩心的糾結,
我們總是有很多時間和方法去避開或者是繞過那些問題。

單車旅行中的我,只能坐在單車座墊上,
不能離開,無法逃避,
無法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把問題丟下,轉身離去,
很多時候我們是騎在沒有人煙的地方,
我只能坐在座墊上繼續地踩踏,
去面對我內心的風雨。





面對著一路上不斷發生的事情,
很多時候只要我們放下對抗,放下執著,
放下想要控制讓事情怎樣發展的念頭,
僅僅只是去接受,去面對,
去看看它反映了自己內在的什麼問題,
事情就忽然變得簡單了。

大自然也給我們很大的幫助,
讓我們清洗釋放累積的情緒,
同時給與我們正面的力量,
讓我們無所畏懼的去面對自己的恐懼。

常常在這之後,
就會有意外的驚喜等著我們,
有時候是一個燦爛的煙火,
或是一次很美麗的日落,
有時候是一個大大的擁抱,
更多的時候,
是意想不到的溫暖和幫助。

這些起初看起來不太讓人喜歡的事情,
像是用荊棘包裝的禮物,
打開之後,裝滿了收穫和驚喜,
這是旅行之中很美妙的一部份。

漸漸地我們對生命有了一種信任,
只要我們不再害怕,
真實地面對自己,聽從內心的聲音,
上天自有其安排,
所有我們需要的資源、幫助,
都會在適當的時候,以最適當的形式到來。

慢慢地我們學會了順流而下,順勢而為,
學會了不執著,
學會了接受,學會了放手。

後來我們愈來愈明瞭,
這些內在的旅程,
是這場旅行中最重要的部分。





這場旅行中我們所體驗到的事,
在日常生活中也許要花更長的時間才能夠體驗到,
因此我們常常覺得,
這場單車旅行就像是一段濃縮的人生。

旅行開始時,如同走入一場夢境,
旅程結束的時候,又如夢初醒,
現在我們知道,這不只是一場夢,
這趟旅行已經轉變成很多的體悟,很多的啟發,
對生命的信任,還有許多的勇氣,
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份。

加拿大單車旅行對我們來說,
是一場騎向靈魂深處的生命之旅。






待續.....後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isthom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