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就注意到在花東縱谷公路台九線旁,
還有一條蜿蜒的小路,一路從台東到達花蓮,
也知道自強外役監前的綠野香坡就在其間,
然而每次總是匆匆經過縱谷,一直沒機會拜訪它們。
有一次阿凱提到了用單車騎過縱谷的想法,
讓我砰然心動,對我來說這是悠遊縱谷最棒的方式了。
之後看到了單車旅行者洪川寫的一篇文章,
沿著縣道197和縣道193,由台東一路細述到花蓮,讓我們更加嚮往。
翻開地圖,鸞山、電光、樂合、米棧...,這些地名都很陌生,
但卻都散發著莫大的吸引力。
隨著在網路上看到更多的197/193縣道的照片,
以及各項準備工作的進行,
我們滿心期待出發的那天到來。




Day1

相本

經由Andy的幫忙,
我們帶著單車由香山火站出發到台中,
然後改搭國光客運在午夜抵達高雄,再坐同一班車星夜走過南迴,
清晨時分,終於來到台東。



騎著單車走在台東街道上,
吃完早餐,才慢慢晃到原住民文化會館,
和前一晚來到台東的阿凱麗齡會合。

出發囉!三台單車加上一台可愛的Twingo補給車,
期待已久的單車旅行終於展開。

離開中華大橋,
旋即接上縣道197,
也開始了上上下下的山路,
還沒適應的身體開始感到吃力,
然而辛苦很快地就有了回報,
一片開闊的草坡迎接著我們,
360度的視野,太平洋、龜山島、都蘭山列、台東市區,
更後面的縱谷和中央山脈,全都一覽無遺,
我們倘佯在這裡許久,
實在很不想離開,而不知不覺之中,
身體被重新充滿電了。
往後幾天,慷慨的縣道197/193和花東縱谷,
總是如此地用美麗的景緻回報我們付出的體力,
這是東部叫人懷念不已的地方。










山路蜿蜒起伏,
慢慢繞過都蘭山,漸漸離開海岸,進入縱谷。
偶爾路邊出現樹林的缺口,
總會出現一幅俯瞰縱谷的畫面,
就像一幅漸漸打開的橫幅山水畫,
讓我們一點一點地神遊其中。



我們的行程安排的很寬鬆,
所以每天不太需要匆忙趕路,
因此得以常常停下來休息或是拍照,
單車的步調,讓一條山路變的豐富而有趣。










下降到鸞山之後,我們暫別197縣道,
經由鸞山大橋,越過卑南溪進入縱谷,前往今天的目的地鹿野。





騎過這些連接縣道與台九線城鎮的橋樑,
成了此行最深刻的回憶,
除了代表一天的辛苦將盡,
在這些橋上,我可以清楚地感受著縱谷。
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
相伴著由南往北綿延而去,
中間則是看似無邊的河谷和綠色的平原,
天寬地闊,沒有城市佔據每一寸土地,
也沒有高架道路、電塔阻隔視線。
我看到的是這裡原來的模樣。
每次騎在橋上,就看到一次縱谷的橫切面,
心情漸漸放鬆,一次比一次飛揚。

爬上鹿野台地,
進入龍田村,那是一個整潔而寧靜的小鎮,
一片片種植各種作物的田,景然有序地坐落在棋盤狀的道路之間。
這裡依然感覺的到日據時期移民村的氣息。
我們漫遊在棋盤迷宮之中,
不知不覺進入了龍田國小。
鄉間的迷你小學總是如此迷人,
大如穹頂的樹木、秋千、翹翹板、紅土跑道,
再加上有著隨著下課鐘聲飛奔而出的原住民小朋友,
我們待了很久,也玩得很開心!












晚上開車回到台東,
吃卑南豬血湯,我也去順便買短手套,
問的第一家車店並沒有賣手套,
但老闆卻叫我們去另一間捷安特車店買,
台東的商業很可愛,多了人味兒,少了些競爭。

捷安特車店的老闆和老闆娘,
除了和我們聊騎單車、聊台東的生活、聊能夠順著興趣發展,在維也納唸音樂的兒子,
也邀我們一起去游泳,去住他們在知本的房子,
我們被台東人的熱情淹沒了。
心裡深深地記得老闆娘說的一句話:
"在台東這裏,大家住的不好(房子不豪華),
但是過的生活卻很豐富。"

今天的句點畫在暢快的溫泉裏。
在熱氣繚繞的池畔,一位帶著小朋友的媽媽,
和我們說著她們搬來台東後的生活,
談到許多人擔心的小孩教育問題,
她說,其實父母可以負起更多的責任,
網路也可以拉近許多差距,
小朋友在這裡可以有一個較為快樂的童年,
也可以有較健全的人格養成,
這些都是日後人生的養分。
她熱切地鼓勵我們移民台東。

賺更多的錢、取得更高的成就,
還是勇於去過自己真正想過的生活,用較少的收入換取真正的生活品質?
這是在這趟旅行中縈繞腦海的問題,
旅行結束了,也許另一段人生旅程悄然開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risthoma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